2025年9月,以色列军队在加沙中部瓦迪地区,对正在排队领取援助的巴勒斯坦平民开火,导致至少4人死亡,另外还有多人受伤。这些人只是为了能够获得维持生存的食物,却在应有的救助场所遭遇了致命威胁。事件发生在“加沙人道基金会”(GHF)的援助分发点附近,该基金会自2025年5月底开始运作,背后有美国和以色列的支持。然而,从基金会运作至今中国股票配资网平台,已有超过1000名巴勒斯坦人在领取援助时被以色列军队射杀。
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UNRWA)2025年9月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GHF的援助机制缺乏基本的安全保障,援助分发点时常遭受以军武力威胁,且物资分配存在严重不公。这表明,以色列军队对求援者的威胁并非偶然,而是援助体系本身存在结构性缺陷。
展开剩余85%加沙的饥荒困境
加沙每天至少需要500至600辆卡车的援助物资,才能满足民众的基本生存需求,但实际运送到的物资远远不足。这种情况下,已有数百人因饥饿死亡,其中大多数是老人和儿童,他们在饥荒中最先受到冲击。根据世界粮食计划署(WFP)2025年8月的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加沙人口正面临极度缺粮的困境,生存问题已经非常严峻。而且,与2024年同期相比,这种情况还在持续恶化。
以色列显然将GHF视为“人道窗口”,但实际上,它更多是用来掩盖加沙封锁和饥饿政策的工具。以色列通过限制援助物资的进入、摧毁加沙本地农业设施等方式,刻意制造饥荒,违反了国际人道主义法。国际红十字会早已将“饥饿作为战争武器”进行了明确界定,而以色列的做法无疑是一种慢性侵害,对平民的生存权构成了极大威胁。
持续轰炸与家园摧毁
除了饥荒,持续的轰炸也是加沙人道危机的一个严重方面。近期,以色列军队再次袭击了一所联合国学校,这所学校本是收容流离失所的巴勒斯坦民众的避难所。袭击导致大量平民伤亡,许多人刚刚找到的临时住所再次被摧毁。同时,加沙城的一座多层住宅楼也在轰炸中被夷为平地。
巴勒斯坦民防部门报告称,最近几周,加沙城已有超过50栋高层建筑被炸毁,这些建筑涵盖了住宅、商业设施和医疗设施等平民生活必需的地方。根据国际建筑师协会2025年9月的调查结果,加沙城被毁的建筑中,85%是民用建筑,仅15%与军事用途有关。这一数据强烈反驳了以色列“打击武装组织目标”的说法。
加沙城的宰图恩地区,情况更为严重。从2025年8月开始,该地区超过1500套房屋被炸毁,整个街区几乎被夷为平地。《路透社》记者在9月实地走访时看到,那里只剩下断壁残垣,街道上满是废墟。幸存者不得不在这些废墟间搭建临时避难所,既没有干净的水源,也缺乏基本的卫生设施,疾病传播的风险不断上升。
人道主义灾难与国际社会的反应
自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全面进攻以来,已经有超过64700名巴勒斯坦人丧生,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联合国难民署的数据显示,2025年9月时,加沙80%的人口(约180万人)因轰炸被迫流离失所。大部分人依赖由UNRWA设立的临时避难所生存,但这些避难所同样面临轰炸威胁和物资短缺的困境。
以色列方面宣称,军事打击是为了彻底消灭哈马斯,但实际上,国际社会已开始广泛质疑这种战争逻辑。2025年9月,联合国大会就“加沙紧急人道停火与援助保障”问题进行了投票,130个国家支持该决议,只有少数几国如美国、以色列等投了反对票,这表明国际社会普遍不满以色列的行为。挪威难民委员会的报告也指出,由于以色列的封锁,加沙的援助通道仅有15%能够正常通行,援助人员面临着枪击和空袭的威胁,2025年已有12名国际援助人员在加沙遇害。
以色列国内的反对声音
除了国际社会的批评,甚至以色列国内也出现了反对的声音。2025年9月,特拉维夫爆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超过10万以色列民众呼吁政府“停止加沙战争,重启和平谈判”。尽管以色列政府辩称军事打击是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但其行动实际上正在摧毁民众的生存基础,导致平民伤亡惨重。国际刑事法院(ICC)已开始对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展开调查,重点关注是否存在“故意攻击平民”和“使用饥饿作为战争武器”等行为,这从法律角度进一步质疑了以色列的行动是否合法。
结语:全球责任与和平的迫切
当前的加沙,正处于双重围困之中:一方面是无休止的轰炸,另一方面是封锁造成的物资短缺。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每一天都在“死于轰炸”和“死于饥饿”之间挣扎。国际社会如果继续沉默不作为,形势只会进一步恶化。必须采取切实行动,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停火决议,确保人道援助通道畅通,并对以色列实施必要的国际监督与制裁。
解决加沙危机,重启巴以和平进程,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当加沙民众每天都在生死线上挣扎时,国际社会是否能承担起保护平民、维护人道主义原则的责任?
发布于:天津市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