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刷卡进小区吗?中国股票配资网平台
刷脸就可以!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在社会各领域
已快速普及
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应运而生
但是你知道吗?
人脸识别在提供便利的同时
也可能带来个人信息泄露的安全风险
案情回顾
2024年3月,顺德区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部门在履职中发现,辖区内部分住宅小区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不规范,存在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风险。
顺德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实地走访+专家会诊”的方式发现辖区部分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在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中存在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情形,比如过度收集和强制收集个人信息,未充分保障居民的知情权;部分物业公司的信息安全防范措施不规范;规范管理和内部监督机制尚未完善,工作人员缺乏信息安全意识,操作不够规范,出现“一人多号”“多人一号”等情形。
顺德区人民检察院于2024年7月立行政公益诉讼案,围绕全面排查风险隐患、加强对物业服务企业的监管、制定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与区住建水务局展开磋商,凝聚个人信息保护治理合力。
区住建水务局为摸清全区住宅小区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使用底数和情况,对区内物业服务企业开展问卷调查,有针对性督促有关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整改,并指导区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制定了《佛山市顺德区住宅小区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安全使用管理规定及操作规程》供会员单位参照使用。
随后,顺德区人民检察院邀请“益心为公”志愿者通过到部分小区物业现场登录系统后台、询问物业负责人、居民群众等调查方式对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整改后的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明显得到提升。
2025年4月,顺德区人民检察院召开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益心为公”志愿者作为听证员参会,全面评估案件的整改成效。听证员一致认为在区检察院和区住建水务局的共同努力下,规范了物业服务企业对运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的管理,提升了个人信息保护水平。顺德区人民检察院作出终结案件的决定。
案件虽已终结
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永远在路上
检察官提醒
为了更好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权益,以下几点要注意:
居民要确保自身知情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人脸识别技术安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处理人脸信息应当具有特定的目的性和充分的必要性。因此个人在提供信息前要弄清楚物业服务企业收集信息的目的,应先问明白哪些信息是可以不提供的,确有需要提供的,也应要求物业服务企业在系统后台对收集到的信息做加密或者去标识化处理。
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能否开通和使用人脸识别门禁系统?
可以,但除了需要本人同意,还应取得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同意。物业服务企业在存储、使用等方面应当制定专门的处理规则,依法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安全。
不刷脸验证可否进小区?
当然可以。《办法》明确了非强制性原则,即不可将人脸识别作为门禁的唯一验证方式,个人不同意人脸识别验证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提供其他合理、便捷的方式。
物业服务企业具有信息保护的法定义务
《办法》明确人脸信息应当存储于人脸识别设备内,不得通过互联网对外传输。另外,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系统应当采取数据加密、安全审计、访问控制、授权管理、入侵检测和防御等措施保护人脸信息安全。若存储数量超过10万人的个人信息处理者,需要向省级以上网信部门备案,并提交相应材料。
人脸信息属于生物识别类敏感信息,人脸信息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利益和尊严,我们应该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增强公民信息保护意识,同时积极举报侵犯公民信息的违法行为,共筑公民信息安全防线,携手营造安全、可信的数字环境。
(来源:顺德检察)
中国股票配资网平台
盛多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